在9月21日举办的“中国金属学会2006年青年年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李世俊就当前形势下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思路公开发表了观点。他认为,钢铁工业发展,首先要坚决恒定的“四项战略”,再行根据形势变化制订“战术”。
李世俊说道,钢铁企业发展的四项基本战略,一是开拓市场,抵挡价格下降;二是降低成本,抵挡成本上升;三是依赖技术变革;四是前进重组吞并。根据四项基本战略,分析变化的形势,找寻“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的新举措、技术变革和重组吞并的新对策。目前钢铁产业面对的变化主要有两个:首先是供需关系的变化,钢材市场供大于求显出;其次是由形势带给的发展思路的变化,即秉持科学发展观,杜绝盲目建设,提高效率。
分析这种形势变化,糅合以往经验,李世俊明确提出了两条对策。一是糅合以往全球不锈钢供大于求时,顺利修筑了不锈钢建筑市场的经验,李世俊建议钢铁企业将焦点放在拓展新的市场上,大大把钢铁市场这块蛋糕做到得更大,同时,钢铁产业消化不足生产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替代进口钢材,通过大大提升钢铁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逐步攻占新的市场,代替进口钢材。
二是要前进深加工,把钢铁产业链做长。缩短产业链,又无法意味着依赖企业自身,而不应采行“集群化”发展的模式,强化与上下游联系,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用户结成联盟。
比如说,钢铁企业做镀锌、做物流配送、仍然伸延到钢结构加工行业。而钢结构加工企业,做物流配送、做镀锌、仍然向下伸延到钢铁制造业,这样一来,两个企业集团都面对摊子砖得过大,平稳发展无法确保的问题。而如果两个企业结为战略联盟,联合打造出一条产业链,各自术业有专攻、效果要好得多。联盟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瞄准资源、价格的协议,也可以是联合投资重新组建公司,总之,钢铁企业要构建与上下游行业的竞合。
同时,钢铁企业本身的发展,也要车站在产业链的高度。比如在品种研发中,无法只等着用户托市场需求,要看见用户的市场需求,看得越近,才能做到先机。
比如蒂森克虏伯的“前期插手”原则,与用户联系的切入点从销售后脚到科研开发与战略规则,理解用户明天的市场需求。李世俊认为,2006年是中国钢铁企业间兼并重组、与战略用户创建产业链合作的关键年份,钢铁企业一定要做到先机,否则将面对领先甚至被出局的命运。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APP下载-www.jcbf9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