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朝鲜半岛局势一直紧张乐融配,1953年7月27日这一天,在著名的板门店,中朝联军与联合国军代表终于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为这场持续三年的惨烈战争画上了休止符。然而就在这个本该和平的日子里,一起震惊世界的空难事件突然发生。
当天下午,四架美国战机在朝鲜半岛附近空域,竟然击落了一架载有21人的苏联伊尔-12运输机。这架飞机当时正执行人道主义任务,将12名伤员从中国大连运往苏联治疗。事件发生后,苏联政府立即向美国提出严正抗议,要求美方对遇难者家属进行赔偿并严惩肇事者。 令人愤慨的是,美国方面对此事的处理态度极其傲慢。他们不仅拒绝任何赔偿要求,还将肇事飞行员拉尔夫调往其他部队继续服役。这位美军王牌飞行员当时距离成为双料王牌仅一步之遥,为了个人荣誉不惜违反国际公约,对毫无武装的运输机痛下杀手。 苏联方面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的大力协助。中苏联合调查组在吉林临江猫耳山地区发现了飞机残骸,经鉴定确认是被美军战机击落。面对美国的敷衍态度,苏联决定采取强硬回应。 仅仅两天后的7月29日,苏联空军在远东地区拦截了一架入侵领空的美军B-50A轰炸机。在警告无效后,苏军米格-15战机将其击落。7名机组成员当场死亡,5名跳伞逃生的美军飞行员被俘,随后被关押在西伯利亚的加德拉监狱。 当美国要求苏联释放被俘飞行员时,苏联外交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美国此前的说辞回应称这只是一个误会。这场外交风波最终以双方各执一词、不了了之收场,成为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一个缩影。 发布于:天津市浩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